边做边爱韩剧电影_森泽佳奈痴汉电车侵犯超短裙_k82经典伦理大尺度_女人添男人小鸡鸡视频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資訊 > 企業動態

關于中國古代玻璃的那些事

作者: 公眾號-老物件兒    發布時間:2018-07-26 11:14    閱讀量:4506

先來聽一個關于大美人西施的民間傳說:

在中國民間的傳說中,琉璃是公元前493年越國的范蠡鑄劍時所發現,后被越王命名為 “蠡” 。其后,范蠡訪遍能工巧匠,將 “蠡” 打造成精美的首飾作為定情之物送給了西施(看來春秋時期送女朋友禮物,隨隨便便送塊玻璃就行!果真,這西施也太容易被哄騙啦。。。都說美女智商都不高,我今天信了!)。同年因為戰事,西施前往吳國和親,西施不得不舍情取義(明明是被迫無奈好不好。。。),臨別時將 “蠡” 送還(對,還你玻璃!騙子)。因為西施的眼淚滴在了這 “蠡” 上,天地日月為之所動,所以至今還可以看到淚水在其中流動,被后人稱之為 “流蠡” 。

美人的故事講完了,我就問你感不感動!



玻璃定義:一種質地硬而脆的透明物體,沒有一定的熔點。一般用石英砂、石灰石、純堿等混合后,在高溫下熔融、冷卻、固化的非結晶無機物。

世界上最早的玻璃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起源于鄰接敘利亞、伊拉克、伊朗或埃及等地。其玻璃用天然純堿(鈉)加石灰(鈣)作為助燃劑,稱為 “鈉鈣玻璃”

而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 “蜻蜓眼” 玻璃珠(以類似眼睛圖案進行裝飾的玻璃珠)屬于埃及第十八王朝(公元前1550—前1307年),到公元前6世紀至前4世紀時成為中亞地區最為流行的珠飾。

阿赫摩斯一世(公元前1550年——前1525年在位)是埃及第十八王朝的開國君主,他建立了新王國。這是埃及漫長歷史中最輝煌的時代。在這個時期領土從東部的幼發拉底河一直延伸到南部的努比亞(蘇丹),頻繁來訪的使節拓展了埃及人的視野,與亞州和愛琴海諸島之間開展的新貿易加強了埃及人與外界的聯系。

用眼睛裝飾的做法在古埃及十分流行,與該地區流傳的 “邪眼意識” 有密切關系;人們相信,“邪惡眼” 來自邪魔的眼的凝視,被他凝視會帶來傷害和厄運,而佩戴適當護符能夠吸收邪眼注視的強大傷害力。直到今天的西班牙、意大利、東非至整個伊斯蘭世界,這種信仰依然存在。

敲黑板! “蜻蜓眼” 玻璃珠長什么樣?

在單色玻璃珠母體上嵌進另外多個不同于母體顏色的玻璃,嵌入物在母體形成多個環環相套的同心圓圖案。其母體顏色多為深淺不同的藍色、綠色和橘黃色,有半透明也有不透明。

整個工藝流程完全是手工制作,所以成品后大小全不一致,更沒有圖案一模一樣的玻璃珠。



“蜻蜓眼” 玻璃珠制作流程示意圖



含蜻蜓眼玻璃的珠串 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5世紀 意大利羅馬國家博物館收藏


仔細看這幾串 “蜻蜓眼” 玻璃珠,有一些表面可以清楚的看見斑點或產生各種顏色的沉積垢層(白色和土黃色為主),這層沉積物是玻璃在腐蝕過程中與周圍物質發生作用產生的不溶性鹽沉淀物。因環境不同,產生的鹽也不同。

其中有幾顆玻璃珠通體完全腐蝕,已失去玻璃的屬性,變成一種不透明,表面粗糙,最外層結有一層土白色硬甲,成塑料樣的物質。


到了公元前27年至337年羅馬帝國的勢力不斷壯大,它的領土從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一直延伸到泰晤士河甚至最遠的地方,從尼羅河一直到萊茵河及多瑙河之間的大片大片土地都在羅馬帝國的掌控之下—— 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如此大規模的統一******

在羅馬帝國的疆域內,生活著來自不同地方,操著不同方言,擁有不同宗教信仰和文化傳統的各族子民。

羅馬玻璃就是指公元前一世紀到公元五世紀羅馬帝國領域中的玻璃產品。西羅馬滅亡之后到阿拉伯帝國興起為止,地中海東岸的玻璃產品也可以視為羅馬玻璃。公元前一世紀,羅馬帝國征服了地中海沿岸,希臘世界的兩個玻璃中心—— 腓尼基、敘利亞海岸和 埃及的亞歷山大地區,先后落到羅馬手中。

也正在這個時候玻璃生產發生了一場大革命,發明了吹制成形工藝。這大大簡化了生產,降低了成本,使先前一直是罕見昂貴的玻璃器變成了地中海地區的常見物品。(一般認為玻璃吹制技術在公元前五十年于地中海東岸發明。由于當時正處羅馬統一時期,吹制技術傳播得很快。到紀元前后,玻璃吹制技術就已經傳播到了整個羅馬世界。)

敲黑板!什么是吹制法?

吹制法是指用吹管把料泡吹成適當形狀和大小,料泡的內部與外部接觸空氣降溫,形成彈性表皮,并以熟練的手法使其產生雛形,然后將已經成型的玻璃容器從空心的吹管上轉接到末端帶有少量黏稠玻璃液體的實心鐵棒上,最后再將玻璃器從實心鐵棒上剪除取下。


玻璃吹制法流程示意










彩色玻璃容器一組 公元2世紀——公元3世紀 高15.1CM 高5.3CM 高7.9CM 高35CM 高27CM 意大利羅馬卡皮托里尼考古博物館收藏

這一組玻璃容器的表面多多少少都形成了 “白霧” 或 “七彩光” ,使本來晶瑩透明的玻璃變得混濁,不透明。“七彩光” 是指琉璃表面腐蝕后,結構發生變化,對光產生折射后形成的,但這兩種情況下玻璃的主體結構仍沒有發生變化。

——中國古代玻璃——

中國對玻璃這一材料有多種稱呼,考古報告中常常根據其透明度分別定名為 “玻璃” 、“琉璃” 、“料器” 。一般把透明度較好,與現在玻璃相似的稱為玻璃,把透明度差的稱為琉璃,把色彩鮮艷的小件器物稱為料器。 而在古文獻中 “琉璃” 、“流離” 、“琉琳” 、“頗黎” 、“陸離” 等都是玻璃的古代稱謂(為了閱讀方便,文章統一稱為玻璃。)。

春秋末戰國初,進口玻璃作為貿易品通過陸路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而來。而自張騫鑿空西域之后,大秦(大秦指的就是當時的羅馬帝國)生產的玻璃器物開始大量傳入中土,《后漢書?西域傳》記載: “(大秦)土多金銀奇寶,有夜光璧、明月珠、駭雞犀、珊瑚、虎魄、琉璃、瑯玕、朱丹、青碧。

國產玻璃(中國制造)從考古出土情況看大約是在戰國中晚期出現,其產生和發展與東西文明的交流、碰撞相關聯。可一直到東漢·王充著《論衡》才有最早明確記載玻璃的文獻:“禹貢曰“璆琳瑯玕”者,此則土地所生,真玉珠也,然而道人消爍五石,作五色之玉,光不殊別。兼魚蚌之珠,與禹貢璆琳皆真玉也,然而隨侯以藥作珠,精耀如真,道士之教至,知巧之意加也。” 王充所言“五色之玉”、“珠”、“陽燧”,可以肯定是人工制造的玻璃。

經過化驗,戰國中晚期出現的國產玻璃和進口玻璃的化學成分不同,是以氧化鉛和氧化鋇做助熔劑的 鉛鋇玻璃(前面說了進口的為“鈉鈣玻璃”)

從目前考古出土的玻璃情況來看,中國古代玻璃一直存在著兩個系統:進口玻璃 和 國產玻璃。其中進口玻璃又分為:羅馬玻璃、薩珊玻璃、伊斯蘭玻璃 三部分。

中國目前考古出土最早的玻璃器為 “蜻蜓眼” 玻璃珠(西周春秋時期),數量雖然不多,但都出自于等級較高的貴族大墓。

而到了戰國中晚期 “蜻蜓眼” 玻璃珠管在中國很多地方都有出現,其紋飾色彩艷麗,尺寸較大,幾何圖案豐富(如:用幾何紋間隔同心圓即為中國獨創圖案)成為世界上最漂亮的玻璃珠管之一。但主要集中在湖南、湖北和河南三省,除了貴族大墓外普通墓葬中也有出現。


“蜻蜓眼” 玻璃管 戰國(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直徑1CM 湖南地區出土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這個 “蜻蜓眼” 玻璃管表面有狀似眼睛的凸起顆粒,中間有圓孔可以貫穿佩戴。經過檢測成份多含鈉、鈣,屬于進口玻璃(羅馬玻璃)。

這類同心圓紋層狀蜻蜓眼除湖南外,在新疆、河南、湖北等地也多有發現,時間為西周到戰國之間不等。


“蜻蜓眼” 玻璃珠 戰國(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直徑2.1CM 1954年在湖南衡陽市公行山出土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當西方的 “蜻蜓眼” 玻璃珠通過中亞的絲綢之路輾轉至楚地后,楚人利用當地資源技術學習和模仿制作,還根據自已的審美習慣進行了再創作。可見 “蜻蜓眼” 玻璃珠進入中國文化語境后,已全然蛻去了西方的辟邪作用,更愈加傾向于裝飾功能。

這顆 “蜻蜓眼” 玻璃珠經過檢測屬于國產鉛鋇玻璃。


鉛鋇釉砂管


根據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最新考古發現(2018.07.12報道)成都市區域內(包括青白江雙元村墓地、蒲江飛虎村船棺墓等)發掘多處規模較大的春秋戰國時期墓葬,出土了 “蜻蜓眼” 玻璃珠并進行科學研究確定是由中國自己生產的玻璃制品。其中部分灰黑色的釉砂管則是目前公認屬于古代中國獨有的鉛鋇玻璃種類。

并且這些 “蜻蜓眼” 玻璃珠及管飾在材質和造型上多與湖南長沙和荊州等地出土的玻璃產品類似,推測它們可能具有相同的產地,或受楚文化影響而產生。


早在新石器晚期瑞玉中的璧和璜就同玉管、玉珠等玉件組合在一起,形成了組玉佩的雛形。組玉佩既有禮玉的性質,又有引人注目的裝飾功能,隨著其結構的復雜化和制度化,乃逐漸成為權貴之身份的象征或標志。

到了戰國時代,諸侯國之間為爭霸而戰,遂禮崩樂壞,走下歷史舞臺。玉壁、玉璜、玉琮這類重器,與尊神事鬼的商、封建宗法的西周都不同,作為 “靈玉” 和 “禮玉” 的存在空間被大大壓縮,越來越多成為日常禮儀性的佩飾,或者作為陪葬為亡人辟除邪厲,祈求冥福使用,而到了漢代此風更為流行。

戰國時期的楚國具有發達的青銅鑄造水平,并且冶銅豎爐的燒煉溫度可達到攝氏1200度。楚人即將先熔融后成型的模壓工藝創造性地應用于玻璃制造中,因為本土制造的玻璃多含鉛、鋇,而鋇能產生一定的渾濁度,可獲得如玉一般的效果。湖南不產玉,所以作為玉的代用品,玻璃壁、玻璃璜、玻璃衣、玻璃琀,玻璃握從戰國中期在湖南地區就開始廣泛的用于喪葬。


仿玉谷紋琉璃璧 戰國(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直徑8.1CM 內寬2.3CM 厚0.25CM 湖南省長沙市桂花園出土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這件玻璃璧色澤、器型、紋飾即均模仿玉璧;豆青色,中間有圓孔,正面谷紋縱橫成行,排列有序。

表面有明顯打磨痕跡,反面則粗澀無光。應該是先利用單范模制鑄造,之后再經打磨加工成型。


仿玉谷紋玻璃璜 戰國(公元前476年——公元前221年)長15.5CM 厚0.25CM 湖南省博物館收藏


該玻璃璜兩端及上部均有穿孔可系繩,其用途應是系在腰間組佩中起珩的作用。


戰國組玉佩模式圖


玻璃容器第一次在中國出土是19世紀末,因西歐的探險隊(這里省略五千字。。。)對新疆進行調查時而首次被發現的。1949年后,因學術研究調查出土發現逐漸增多,并且一直持續至今。考古發現最早的國產玻璃容器是西漢劉勝墓的玻璃盤和耳杯,經光譜定性分析,其主要成分為硅和鉛,并含有鈉和鋇,采用了鑄造法。

魏晉南北朝時期,和印度、東南亞、中亞諸民族的文化交流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突出。魚豢《魏略》記載:“大秦國(羅馬帝國)出赤、白、黑、黃、綠、縹、紺、紅、紫十種流離。” 這種充滿異域風格的羅馬玻璃容器成為當時中國上層社會最 “土豪” 的追求(難道不應該是瑪薩拉蒂、鴿子蛋鉆戒、999張100的人民幣折成花嘛!)。羅馬玻璃壁薄質輕、晶瑩透明的性質,對中國國產仿玉玻璃產生了致命的沖擊。

北魏《洛陽伽藍記》記載:“而河間王琛最為豪首。。。琛常會宗室,陳諸寶器。。。自余酒器,有水晶碗、瑪瑙琉璃碗、赤玉卮、數十枚。作工奇妙,中土所無,皆從西域而來。

南朝劉義慶《世說新語》曰:“王公與朝士共飲酒,舉琉璃碗,謂周伯仁曰:此碗腹殊空,謂之寶器,何耶?答曰:此碗英英,誠為清澈,所以為貴耳。

與進口玻璃容器相比,魏晉南北朝時期出土的國產玻璃容品并不多,除了審美的原因應該和當時社會大動蕩有很大的關系。


網紋玻璃碗北魏時期外來玻璃器(拜占庭,酒器) 高6.7CM 口徑10.3CM 足徑4.6CM 壁厚0.2CM 1948年河北省景縣北魏封氏墓群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河北景縣北魏封氏墓群(景縣封氏是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名門望族之一,極盛時期在北魏,據《魏書》、《北齊書》、《北史》、《隋書》、《新唐書》宰相系表和《景縣志》記載,見于史傳的有官位者就有六七十人之多。)一共出土了4件玻璃碗,現存兩件。這件淡綠網紋玻璃碗就出土于祖氏墓。

這只淡綠色波紋碗非常精致。內外壁附著白色風化層,腹部纏貼三條波浪紋作為裝飾,每條波紋有十個波峰,三條波紋互相銜接形成網目紋。口沿內翻卷成圓唇,底部纏玻璃條成矮圈足,平底,底部有疤痕。這件碗器型規整,器壁很薄約0.2CM,內壁光滑,外壁有明顯的水平紋理(由于料泡放進模子的同時還要不停地旋轉,所以外壁往往有水平紋理。這件碗的外壁紋理比較明顯,說明模子的材料比較粗糙,可能是陶土制成。),這說明采用的是模吹成型工藝。

玻璃碗經 X 瑩光定性分析是普通的鈉鈣玻璃,與羅馬玻璃相符。這類裝飾技法相似的玻璃容器在國外發現較多,如:黑海北岸五世紀羅馬遺址出土過許多波紋、網紋玻璃殘片;俄國南部還出土過一件完整的波文高足杯,制造工藝和裝飾技法與祖氏墓的波文碗很相似。

從我國出土的羅馬玻璃情況看,成分為普通硅酸鹽玻璃,即鈉鈣玻璃,與現代玻璃并無太大差異,質量一般較好。玻璃容器多采用型壓、有模或無模吹制成型技術。容器的裝飾手法有攪胎、型壓、玻璃條的堆貼和磨花。雖然器型多樣,其口沿和底部有一些共同特點,口沿多折卷成環狀,燒口成圓唇,或磨成平唇等方式,底部有圜底、凹底和圈足幾種,底部中心多有加工時遺留的疤痕。

封氏家族的封磨奴曾作為北魏使臣出使過張掖,所以封氏墓的這幾件羅馬玻璃容器很有可能是從北方絲綢之路傳入。

從目前出土的情況看,北魏以前的玻璃容器上從未采用過吹制成型技術,但北魏以后絕大多數的玻璃容器都采用了這個技術 。雖然吹制成型技術早在公元前一世紀就在地中海沿岸出現,吹制玻璃容器三世紀就進口到中國,但古代技術的傳播往往比商品的流通要慢得多,技術的傳播更和工匠的遷移有密切關系,所以我國采用吹制成型技術也許和外來工匠有關。文獻《北史?大月氏傳》中有記載:“世祖(太武帝)時,其國(大月氏)人商販京師,自云能鑄石為五色琉璃。于是采礦于山中,即京師鑄之,既成,光澤乃美于西方來者。乃詔為行殿,容百余人,光色映徹,觀者見之,莫不驚駭,以為神明所作。自此,國中琉璃遂賤,人不復珍之。



《琉璃碗賦》

西晉·潘尼

覽方貢之彼珍,瑋茲碗之獨奇,濟流沙之絕險,越蔥嶺之峻危,其由來也阻遠,其所托也幽深,據重巒之億仞,臨洪溪之萬尋,接玉樹與瓊瑤,鄰沙棠與碧林,瞻閬風之崔嵬,顧玄圃之蕭參,光映日曜,圓成月盈,纖瑕罔麗,飛塵靡停,灼爍旁燭,表里相形,舉茲碗以酬賓,榮密坐之曲宴,流景炯晃以內澈,清醴瑤琰而外見。


隋代只維持短短的三十七年,卻出土了一批相當精巧的國產玻璃容器。 這種情況絕非偶然,文獻記載何稠為隋代的能工巧匠,很受隋文帝的賞識,“開皇初,授都督,累遷御府監,歷太府丞。。。(何)稠博覽古圖,多識舊物。……時中國久絕琉璃之作,匠人無敢厝意,稠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 在仿制波斯錦及恢復玻璃制作成功后,“尋加員外散騎侍郎。” 而從隋代出土的玻璃容器來看,絕大部分是綠色與綠釉的顏色基本一致,所以有 以綠瓷為之,與真不異之感。

日本學者仔細考證了何稠家世,提出何稠家來自西域的何國。是一個精通西亞技術的粟特人家庭,具備了將西亞的玻璃技術與中國傳統玻璃技術相結合的條件。(何國是昭武九姓之一,位于現在撤馬爾干和布哈拉之間的Koshania,為粟特人。)

同時隋代生產的玻璃容器原料發生了重大變化。一類是從鉛鋇玻璃轉變為高鉛玻璃(含氧化鉛60%以上),高鉛玻璃料性長,更適用于吹制技術;另一類為含鈉鈣成分較高的國產鈉鈣玻璃,同時采用了底部粘鐵棒技術(基本上掌握了西亞的玻璃制造工藝)。

整體來說國產玻璃容器在造型上的特點是小型、薄壁器皿多,器形基本上保持了中國傳統器物的風格。器身多為素面,沒有紋飾。


橢圓形綠玻璃瓶 隋代 高12.5CM 口徑4.5CM 足高0.9CM 1957年西安李靜訓墓出土中國國家博物館收藏


李靜訓是周皇太后楊麗華最寵愛的外孫女,可惜時年九歲(大業四年)歿于宮中。于是自幼將她帶大的楊麗華一手操辦了葬禮,并希望她的孫女兒在地下也能享受和生前一樣的生活待遇。(論投胎的重要性!此處省略八百字。。。)其中在李靜訓九脊殿堂式石棺中發現了八件玻璃器和一些玻璃珠。

這件橢圓形綠玻璃瓶器形比較特殊,其質地和工藝水平已接近西亞玻璃,但同時期的西亞并沒有出土過相似器形的玻璃瓶,很可能是受當時國內流行的瓷扁壺影響(如:河南安陽北齊范粹墓出土的黃釉樂舞圖扁壺。此藏品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地下一層《中國古代》去看展的時候,可對比一下。)

瓶口和腹部剖面均為橢圓形,綠色透明,玻璃質料較好,氣泡和結石都很少,器壁極薄,晶瑩玉潤。無模吹制成型,玻璃條纏圈足和口沿,器底的疤痕說明加工時曾采用鐵棒技術。 經化驗其質地為鈉鈣玻璃,因此是國產玻璃容器。

而它,在平日里裝滿了李靜訓最喜歡聞的香水。( 也是我在這個展覽里最喜歡的器物之一。。。)



通過考古發現從北魏到隋代玻璃容器的出土地點有著共同的特點,即都出土于皇室家族成員的墓葬棺槨,或者與皇室有直接關系的佛教遺址中:如玻璃舍利瓶。而通過文獻記載和出土地點說明這個時期玻璃工藝主要掌握在皇室御用手工業中。

最后的問題:玻璃在中國制造時間并不算太晚,可為什么沒有成為主要手工業之一呢?

個人感覺可能因其原料費用較高,制作技術復雜,成品易風化,驟冷驟熱易碎,而中國瓷器、漆器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更加方便有關。


推薦閱讀